8月28日,理想汽车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呈现出盈利与增长的双面性。其盈利能力持续在线,现金储备雄厚,但增长却面临压力。在此背景下,理想汽车开启自我变革,重组销售体系,并加大对AI与核心技术的投入,以应对行业挑战,力图重塑市场地位。
二季度财报呈现双面性
2025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车交付新车111074辆,同比增长2.3%,环比增长19.6%,以13.4%的市占率稳坐20万元以上中国新能源品牌销冠。季度营收达302亿元,环比增长16.7%,但同比下降4.5%;汽车销售额同比下降4.7%,环比增长17.0%。不过,其盈利能力依然出色,净利润11亿元,环比大涨近70%,连续十一个季度盈利;经营利润更是翻了两倍多,达8.27亿元。汽车毛利率为19.4%,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环比略微下滑0.4个百分点。理想首席财务官李铁表示,“第三季度的汽车毛利率仍能保持19%左右的水平”。截至二季度末,现金储备达1069亿元,不过当季自由现金流净流出约38亿元,李铁解释主要是响应“60天账期”合规要求调整营运资金策略所致,预计四季度现金流将改善。
销售体系重组应对市场挑战
理想汽车正从增程式向纯电动战略转型,L系列车型作为销量主力(占二季度销量92.05%)上半年完成全系智能焕新,但6月以来受销售服务体系调整和市场因素影响,销量出现波动。纯电车型方面,4月推出的理想MEGA Home月销量稳定在3000台左右,7月29日发布的理想i8被视为重新定义纯电SUV的力作,管理层透露其试驾满意度高达97%,自8月20日开启交付后用户反馈积极,公司预计到9月底累计交付超8000台。即将于9月底上市的理想i6也被寄予厚望,李想表示,“我们有信心让理想i6成为中大型5座纯电SUV里最具竞争力的产品”。面对市场挑战,理想8月对销售体系进行重大调整,变为“总部直管23个区域”模式,并新增“销服运营”和“市场营销”两个部门。理想总裁马东辉在财报业绩会上阐述调整思路,“我们采用公司内部的四步法,确定这次调整的用户是一线专家,锚定一线专家的三大需求,落地公司“直营体验第一”目标。”为满足一线专家需求,理想成立市场营销部门增加线上线索,重组门店选址团队增加线下线索,下放平销期销售策略制定权,并强化培训学院支持。营销端,针对不同区域市场制定差异化策略,马东辉表示,“北方区域聚焦增程车型推广,重点传递“冬季续航稳定”优势;南方区域侧重纯电车型,强化“节能、空间、智能”卖点。”此外,还计划加快低线城市覆盖,采用“繁星店”轻量化模式挖掘增量。
60亿All in AI,加大核心技术投入
尽管整体营收增速放缓,理想仍毅然加大对AI与核心技术的投入,全年人工智能领域投资预计超60亿元。目前,理想自研芯片项目已成功流片并回片,正在进行车载测试。理想CTO谢炎透露,“与市场上最强大的芯片相比,在运行大语言模型时,它能提供2倍的性能,在运行视觉模型(如CNN)时能提供3倍的性能。”预计明年该芯片将部署在旗舰车型上。软件层面,自主研发的VLA司机大模型参数规模达40亿,较此前端到端模型提升超10倍,已随理想i8交付用户。马东辉形容其提升“可类比ChatGPT 4.0相对3.5的代际突破”,李想对VLA技术给予高度评价,“VLA是真正的AGI第三阶段的智能体,是清晰的通往L3、L4甚至L5级自动驾驶的路径。”他预测,未来两年左右,VLA可以达到人类驾驶安全的10倍以上。在硬件基础设施方面,理想已建成中国车企规模最大的补能体系,自建超充站超3100座,配备超1.7万根充电桩,其中高速超充站超1000座,覆盖中国最繁忙的九纵九横高速公路,城市超充站超2100座,覆盖260座城市,公司有信心达成年底4000座的建站目标。2025年Q2,理想研发投入为28亿元,同比略有下降主因薪酬结构调整,但环比仍增长11.8%,公司明确表态,“有信心在2026年整车产品力与人工智能体系化能力上,超越2022年L9时代的领先程度。”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