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理想汽车自研智驾芯片M100取得重要进展,已完成多项关键测试并进入样车路测阶段,部分计算性能超越英伟达Thor-U,预计明年量产上车。理想汽车在依赖现有合作伙伴的同时,通过加强信息管控推进自研项目,旨在实现效率与成本的优化,以提升未来核心竞争力。
M100芯片进展:样片回片后完成多项测试并开启路测
今年一季度,理想汽车自研智驾芯片M100样片回片,成功迈过量产前的关键阶段。随后,M100在短短两周内完成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并顺利通过理想研发人员的压力测试。目前,M100已小批量搭载于样车进行道路测试,为量产做准备。
M100性能优势:特定任务算力超英伟达Thor-U
在不同类型的计算任务中,M100展现出显著性能优势。运行大语言模型计算任务时,1颗M100提供的有效算力与2颗英伟达Thor-U大致相当;处理卷积神经网络相关的传统视觉任务,如图像识别时,1颗M100的有效算力可对标3颗英伟达Thor-U。
量产前合作策略:持续依赖英伟达与地平线
在M100预计明年量产上车之前,理想仍将依赖英伟达、地平线两家现有合作伙伴。在售纯电车型中,理想倾向搭载英伟达高算力芯片,如旗舰MPV车型MEGA、新款纯电SUV车型i8均全系搭载英伟达Thor-U,纯电SUV车型i6也有意全系搭载。而在L系列增程车型中,理想则根据AD Max和AD Pro两个智能辅助驾驶版本,分别搭载英伟达Thor-U或地平线征程6M。
信息管控举措:保障自研项目战略安全
为保障自研智驾芯片项目的战略安全,同时避免破坏与相关厂商之间的合作关系,理想近期加强了对芯片部门的信息管控。芯片研发工作复杂且耗资巨大,理想为自研芯片项目规划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预算,其研发不仅涉及NPU、SoC等硬件,还包括软件的开发与适配等多层解决方案。
自研芯片原因:优化算法提升性价比与效率
理想汽车自动驾驶研发高级副总裁郎咸朋曾透露,自研芯片的核心原因是作为专用芯片能够针对自身算法进行特定优化处理,性价比和效率都会很高。由于目前英伟达Thor芯片对新算子支持较好且算力充足,在整体VLA迭代过程中算法仍有变化可能,所以理想仍在使用Thor芯片。但如果未来算法锁定,为追求更好的效率和成本,自研芯片将成为必然选择。
未来战略布局:“两条腿走路”谋求核心优势
理想在智驾芯片上采取“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用外部方案确保当下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自研芯片谋求未来的核心优势。这种策略体现了理想汽车在应对当下市场需求与布局未来发展之间的平衡,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与合作,在智能驾驶领域占据有利地位。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