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四年,特斯拉与车主张女士的维权案终于迎来重要判决。2025年9月16日,北京大兴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责令特斯拉向张女士提供事故前三十分钟的完整行车数据,这为新能源汽车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提供了重要参考,而特斯拉目前尚未对此判决作出回应。
车顶维权事件缘起
2021年2月,河南车主张女士的父亲驾驶特斯拉Model 3发生事故,其家人坚称车辆存在“刹车失灵”问题。在与车企协商无果后,同年4月19日,2021上海国际车展媒体日首日,张女士身穿“刹车失灵”字样T恤站在一辆特斯拉展车车顶维权,相关视频在社交网络广泛传播。事发后,特斯拉称事故是因违章驾驶导致的车主全责事故,“经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未见车辆制动系统异常”,但张女士并不认同,称特斯拉提供的行车数据不完整,要求其提供事发前三十分钟的完整行车数据。当天,上海警方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对张女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
名誉权纠纷判决
2021年10月,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起诉张女士,指控其在上海车展上的“车顶维权”行为侵犯了公司的名誉权,并索赔500万元。经过4年审理,2025年7月11日,上海市二中院作出二审判决,维持原判,认定张女士侵犯特斯拉名誉权,需向特斯拉赔礼道歉并赔偿17万元。对此,张女士表示输掉名誉权官司“并不代表特斯拉刹车不失灵,因为名誉权不是产品质量纠纷案件”。
行车数据诉求胜诉
张女士最初以产品质量案起诉特斯拉,但因数据不完整,便将案由变更为买卖合同纠纷,聚焦行车数据公开诉求。2025年9月16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就张女士诉特斯拉汽车销售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等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作出判决,认定特斯拉作为经营者应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责令其向张女士提供事故前三十分钟的完整行车数据。张女士胜诉后表示,拿到完整数据后将立即申请司法鉴定,用科学手段验证车辆状况。
判决意义与行业影响
此次判决明确了经营者在消费者知情权方面的义务,为类似新能源汽车维权案件提供了重要参考。法院判决强调特斯拉作为经营者“应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这与此前多起车主质疑车辆数据不透明的案例形成呼应。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普及,行车数据已成为厘清事故责任的关键证据,此次判决或将推动车企完善数据公开机制。目前,特斯拉方面尚未对判决结果作出回应。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