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特公司CEO Jim Farley在6月底美国阿斯彭研究所举办的活动访谈中,深入探讨了中美汽车产业竞争格局以及美国制造业面临的诸多困境,涉及中国稀土禁运影响、中国汽车产能冲击、美国竞争策略、中国电动汽车技术优势等多方面内容,引发广泛关注。
中国稀土禁运对福特影响重大
Jim Farley表示,由于中国稀土禁运,福特公司自6月底已连续三周关闭工厂,原因是无法获得用于制造高性能磁铁的稀土供应。这种高强度磁铁在福特汽车的扬声器、座椅调节电机、玻璃雨刷电机及车门电机等部件中均有应用,而美国目前尚不具备制造高性能磁铁的能力。
担忧中国汽车产能过剩引发的全球竞争
Jim Farley提到,中国汽车市场年销量两千多万辆,但产能近四千万辆,如此庞大的产能使得中国汽车必然寻求全球扩张,福特将面临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竞争。他还指出,全球竞争会导致工作岗位变动,像福特工程师级别的岗位收入可达15万 - 20万美元,岗位转移会对人们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美国需构建关键产业链以竞争
Jim Farley认为,美国仅靠关税不足以与中国竞争,还必须建立关键矿产资源、电池原材料以及工业级半导体这三种关键产品的产业链。他以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建的芯片工厂为例,称其主要生产先进AI芯片,而汽车所需的工业级半导体制程要求没那么高,当前产能集中在台湾地区,美国本土产能缺失。
盛赞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先进
当被问及过去一年访华次数及美国可学习之处时,Jim Farley表示访华六七次,认为中国电动车技术远比美国先进。他举例说,中国的华为、小米智能座舱系统装配到车上,实现手机自动配对连接车机;电车里普遍配备AI助手、支付系统、面部识别系统等。他还提到中国电动汽车在成本和质量方面优于西方,若美国输掉竞争将失去未来。此外,他解释了福特在电动车发展上虽有动作,如F - 150皮卡25%为混动,因其可在停电时反向供电维持家庭6天电力。
磷酸铁锂电池知识产权问题
Jim Farley称福特对比亚迪做了不少研究,中国厂家如比亚迪多用磷酸铁锂(LFP)技术,该电池价格便宜30%,安全性好但能量密度低;西方车商则偏好锂电池技术,价格贵且有起火风险,但能量密度高。美国汽车厂家想生产更便宜的电动汽车,然而磷酸铁锂电池的知识产权主要在中国手中,美国想将其知识产权转移至密歇根州困难重重,同时他还强调了该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广阔前景。
福特面临金融与实业的矛盾
Jim Farley宣传了福特在社会责任方面的举措,如福特是美国第一家给工人每天5美元工资的公司,疫情期间生产PPE、二战期间生产呼吸机,还将很多临时工转为正式工,提升员工收入。但这些行为减少了利润,使福特受到来自金融领域(股东、投资人)的压力。
福特自动驾驶技术策略调整
福特挖来曾在苹果和特斯拉工作的高管Doug Fields,经多次讨论,由于投入资金有限,福特放弃技术难度高的城区自动驾驶,聚焦高速自动驾驶。福特希望实现高速路上司机按按钮即可看书,因为多数美国人每天在高速上花费20 - 30分钟,期间看手机不安全。此外,Jim Farley认为美国主要是Waymo和特斯拉在做城区自动驾驶研发,Waymo的激光雷达方向不错,且福特需与别家合作才能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福特向中国学习的举措
Jim Farley透露,他将所有高管团队带到中国,试驾新上市的100款车,选出四五款空运到美国底特律进行拆装研究。他认为美国应意识到中国拥有其所需的知识产权,福特可通过建立合资公司或合作伙伴关系,让员工学习中国汽车知识和能力并转移回公司,同时福特也可提供强大的销售体系和高质量经验作为交换。
探讨美国与中国竞争的要点
针对现场美国观众关于美国与中国关系平衡及竞争的提问,Jim Farley提出四点:一是要有公平的竞争环境,认为中国汽车企业在补贴、土地、税收优惠等方面有优势;二是要注意安全,确保汽车数据保存在北美;三是美国需政府政策确保产业自主,建立电池原材料制造能力;四是美国要认识到中国有其所需技术,向中国学习并合作。
对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的担忧
Jim Farley对美国制造业空心化表示担忧,以美国低压铸造厂为例,过去约20家,如今只剩2家,他担心仅剩的工厂因资本运作导致品质下降倒闭,届时福特可能需垂直整合自己做低压铸造,这涉及垂直整合与资本效率的矛盾。最后他强调美国应给予制造业应有的尊重。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