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消息

比亚迪辅助驾驶总负责人杨冬生:不会减少投入、不拆分动力部门

   2025-07-30 320
核心提示:7月28日,比亚迪汽车新技术研究院在坪山总部组织小范围媒体沟通会,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在会上透

7月28日,比亚迪汽车新技术研究院在坪山总部组织小范围媒体沟通会,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在会上透露了比亚迪辅助驾驶业务的诸多关键信息,包括团队规模、平台规划、技术路线及对辅助驾驶与销量关系的看法等,展现出比亚迪在辅助驾驶领域的积极推进与长远布局。


辅助驾驶团队扩张,研发投入坚定

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介绍,比亚迪的辅助驾驶团队已扩张至5000人,其中光是核心算法团队就超过1000人。杨冬生明确表示,比亚迪并不打算缩小对辅助驾驶研发的投入,且双模技术和智能化研发部门同在汽车新技术研究院的合作模式不会变化。他还提到,比亚迪内部很少搞内部赛马,更多是和行业、外部竞赛,与最好的产品对标。


“天神之眼”多平台规划

比亚迪将辅助驾驶系统 “天神之眼” 按算力和配置分为3个平台。A平台包括2颗英伟达Orin - X芯片、3颗激光雷达,主要搭载在仰望品牌;B平台有1颗或2颗激光雷达,芯片是单Orin - X,主要搭载在腾势、比亚迪品牌,这两个平台都支持城市领航功能。C平台的芯片为英伟达Orin - N和地平线征程6,能实现高速、城市快速路上的导航,应用范围最大,也是最先实现自研量产的平台。杨冬生称,A、B、C三个平台是并行开发的,比亚迪从今年4月再次“攻坚”,目标是今年量产B平台、实现端到端的城区领航辅助驾驶。


技术路线与合作策略

杨冬生表示,在B平台上,比亚迪一定会具备全栈自研能力,但至少短期内会和外部供应商在算法上保持合作,不会有特别清晰的边界。对于理想、小鹏等采用的VLA模型,比亚迪目前还在小团队、预研阶段,量产时间取决于VLA的指标、表现和体验何时能显著优于VLM。比亚迪智能化软件开发中心主任李锋也表示,比亚迪目前只投入了很少资源在VLA上,还属于观望阶段,若到今年年底能确认VLA技术路线收益确实很大,会投入大资源。此外,杨冬生称目前比亚迪没有自研计算芯片的具体计划,会用行业内的优秀产品,未来芯片、算力不是竞争的关键因素,重点是数据、算法。


辅助驾驶与销量的关系

面对比亚迪投入高但3 - 6月销量稳定在37万辆上下,如何评估辅助驾驶对提高销量的作用这一问题,杨冬生认为,智能化技术的普及需要过程,就像电动化技术从开始普及到家喻户晓用了10年甚至更久,如今辅助驾驶下沉到10万元以下车型,消费者需要慢慢接受。比亚迪为此做了很多工作,如泊车兜底,让消费者放心使用,目前相关功能使用率已有所上升。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