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消息

消息称除华为Mate 80系列外,其他厂商年底新旗舰暂不采用可变光圈配置

   2025-09-29 80
核心提示:近日,数码圈一则消息引发关注,博主@数码闲聊站透露,除华为Mate 80系列外,其他厂商年底新旗舰暂时不会采用可变光圈配置。这一

近日,数码圈一则消息引发关注,博主@数码闲聊站透露,除华为Mate 80系列外,其他厂商年底新旗舰暂时不会采用可变光圈配置。这一曾经被看好的手机摄影技术,为何出现如此局面?华为又为何坚持搭载?苹果等品牌对可变光圈的探索又进展如何?


爆料详情:华为Mate 80系列成“独苗”

9月27日,博主数码闲聊站表示,华为Mate 80系列将支持可变光圈,其它国产品牌都暂时放弃了。次日,博主@数码闲聊站 再次发文提到,年底又有一家新旗舰取消了「可变光圈」,除了华为Mate 80系列,其它家新机暂时没有了。并且,博主还在评论区回复网友提问,针对华为什么时候取消「可变光圈」设计,其称“华为估计不会吧,苹果也在做可变光圈,到时候狙击苹果”;针对未来手机可能会为了减轻重量和成本而去掉长焦微距等配置的观点,其表示“长焦微距应该不敢去,一英寸确实是开始回退了”。


可变光圈:优势与缺点并存

可变光圈是通过调节开孔直径控制进光量的机械装置,通常由叶瓣式光圈构成,光圈能够控制进光量、影响画面景深。在快门不变的情况下:F后面的数值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画面比较亮,主体背景虚化越大;F后面的数值越大,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少,画面比较暗,主体前后越清晰。这一技术的优势显著,它能带来更自然的虚化效果,拍摄人像或静物时,背景虚化通过物理光圈实现层次过渡;夜景表现也能得到提升,大光圈进光量足,暗光环境下无需强行拉高ISO(感光度),减少噪点;还能满足专业摄影的可控性需求,专业模式手动调节光圈,满足摄影爱好者创作需求。但缺点也很突出,机械结构复杂,占空间,成本高。手机内部空间有限,要塞进更多传感器、电池和散热模块,可变光圈的叶片结构难免成为“牺牲品”。


华为坚持:技术沉淀与品牌差异化

目前,华为Mate 80系列手机被曝搭载50Mp 1/1.28"±超大底主摄 + 物理可变光圈 + 定制模组。同时,华为深度参与自研的两颗国产CIS也已曝光:一颗型号为SC5A0CS,5000万像素,传感器尺寸为1英寸,采用RYYB技术;一颗型号为SC590XS,5000万像素,传感器尺寸为1/1.3英寸,采用RYYB技术,首发SuperPixGain HDR2.0,主要是通过同一曝光下的三帧融合,实现超高动态范围成像并有效抑制运动伪影,成像效果明暗有致,清晰无拖影。华为的坚持可能源于两点,一是技术沉淀,从Mate 50到Mate 70,可变光圈已迭代四代,成熟度远超同行;二是品牌差异化,在影像赛道上,华为需要硬技术支撑高端定位,与苹果、三星抗衡。


其他厂商退场:性价比与技术门槛

从短期来看,可变光圈对大多数品牌性价比不高。成本与轻薄难兼得,一英寸大底传感器已开始“回退”,厂商更倾向用算法弥补硬件短板;用户感知有限,普通用户更关注像素、变焦倍数等直观参数,光圈调节属于“锦上添花”;技术门槛高,三星曾在Galaxy S9上试水两档可变光圈,但因效果有限最终放弃,机械结构的可靠性和功耗也是挑战。


苹果等品牌探索:未来或重回战场

关于博主提到的苹果也在做「可变光圈」,此前有业内人士透露,三星电机正寻求向中国手机厂商供应可变光圈相机模组。同时有消息人士透露,苹果正在研究是否要在iPhone中引入可变光圈,毕竟明年算是iPhone诞生20周年,他们正在思考是否要来一次“重大升级”。另外,也有消息称,苹果正在为iPhone 18 Pro系列测试可变光圈,2026年可能作为“20周年大招”推出;三星也有意在未来S26 Ultra上回归。届时,市场竞争或重新点燃。


以上文章由 AI 总结生成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